近日,南通市6名家境困难的学生,走进崇川区天生港消防救援站,接过饱含厚望的助学金,成为消防救援站新一期“蓝焰春蕾”爱心助学行动的帮扶对象。“消防员叔叔让我把这里当成‘家’。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对学习更有信心了!”天生港中学的初二学生小齐(化名)说。
至今,由天生港消防救援站发起的“蓝焰春蕾”爱心助学已举办了13期,先后帮助了37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完成他们的求学梦,写下了一段传为美谈的爱心佳话。而这样以消防队员为主角演绎的爱心故事,在天生港这座长江边的百年小镇已延续了47年。
(资料图片)
出入红门、心怀赤诚,当地人亲切地称这群消防指战员为“红门雷锋”。
天生港消防救援站自1976年成立以来,消防官兵和队员在忠诚履行职责、守护一方平安的同时,以雷锋精神为旗帜,主动融入驻地,视百姓为亲人,扶危济困、爱心助学、帮扶孤寡、服务乡邻……他们将一抹抹温暖的“消防橙”印刻进百姓心间,诠释着消防队伍“竭诚为民”的新内涵。
救援站的不远处,有一座敬老院,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是一条仅有30米长的水泥路。这条不起眼的小路,在老人们眼中,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敬老路”“连心路”。
“当年,从敬老院出去只有一条泥泞路,高低不平,老人们出门很不方便。”消防救援站首任班长李学勇回忆说,中队领导发现这个情况后,就带领消防官兵一起修路,用了半个月时间,将小泥路修得平平整整。再后来,消防队又把它修建成了更加平坦干净的水泥路。
这条路,也成了连结指战员和老人的纽带。指战员们经常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晾衣洗被、挑水读报。老人有时突发疾病,队员们接到求助后就会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医院。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我心中,消防指战员就是最可爱的人!”在敬老院工作了20多年的原院长窦小萍说,不管什么脏累苦的活儿,只要老人有需要,消防队员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有一次,敬老院食堂下水道堵塞,整个院子臭气熏天,连专业疏通下水道的人都不愿意干。消防队员们听说后,队长立马带人赶来,二话不说撸起袖子、跪在地上就伸手去掏,浑身汗水夹杂着恶臭,费了好大劲才将下水道疏通。
消防救援站驻守天生港47年,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雷锋精神”的旗帜始终在这里高高飘扬,只要驻地有困难、百姓有需要,救援站总是会挺身而出、无私相助。
救援站南侧,有一条小河傍依而过。两岸水泥护坡、整洁有序。但在几年前,这条小河还是一条臭水沟,“水是黑的,淤泥遍地。村民从河边路过,都要捂鼻子。”新闸村党委书记邵济龙说。这一情况被消防救援站领导看在眼里,决定要为群众解决这个问题。队员们泡在污水中,清除淤泥、开源引水、筑堤修坡,终于把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
天生港镇是个百年老镇,当年清末状元、著名爱国企业家张謇在此开港通航、建镇办厂,曾经繁荣一时。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人迁走,留下了许多旧居老宅,常住居民中老龄化严重。这里老人的消防安全和日常生活牵动着天生港消防救援站指战员的心。救援站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平安老镇”行动,为镇上41户孤寡老人安装了独立式烟感报警器,还发动捐款,为老人配备带有S0S紧急呼叫功能的“爱心手机”,每部爱心手机都对应一名消防指战员。老人们遇到紧急情况,可一键呼叫、直达队员。
47年岁月悠长,但由消防指战员们书写的爱心故事远未结束——
2月28日,消防救援站除了开启第13期“蓝焰春蕾”爱心助学行动外,还向天生港镇孤寡、独居老人们捐赠了1000套独立式烟感报警器,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全无虞,同时发布救援站新一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十大项目”。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张磊说,随着社会发展和百姓需求的变化,救援站的服务内容也不断更新,但永远不变的是“竭诚为民”的本色。消防救援站将认真办好一桩桩紧贴需求、温暖人心的实事,让雷锋精神在代际传承中历久弥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小川 朱亚运
校对 徐珩
Copyright @ 2015-2018 西方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