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绛守居园池续考
【资料图】
陈尔鹤 赵 慎
《文物世界》2005年
自1986年《绛守居园池考》一文发表后,园池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重建后已与清代的园池有所不同,还有读者问及现址是否唐原址等问题,故作此续考。
一、清重修绛守居园池旧貌
新绛县古称"绛州",其历史上是山西南部水陆交通要津,历代达官、文士常游憩于此。绛守居园池是绛州州衙后的一座衙署花园,位于城内西北隅高崖。自隋唐创建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对园池多有题咏。园池虽几经兴废,但此园一直保存至今,是中国流传有绪的名园,也是中国唯一保留下来的隋唐花园。
清“光绪二十五年知州李寿芝以园池遗址,缭以周垣,重加建筑,亭榭渠塘一如旧制"。所修园池在民国初还维持原状,辟为公园,抗日战争期间为驻州衙的日寇破坏后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园池未经修缮。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来调查园池时,据当地老人回忆还是清末民国初原貌(图一)。
上世纪70年代旧貌是:园池正门在园西南崖上虎豹门原址,存一过亭。园中洄涟亭尚存,高耸如阁,半架池上,方池原植荷花,作为“夏景(图二)。依西墙设一十字脊重檐半亭,此前亭周种竹,外绕矮花墙,以作“冬景(图三)。园中央筑高三尺的甬道,道两侧建矮花墙,甬道贯南北,称“子午梁”;北端有明代建的嘉禾楼,楼侧存明嘉靖年间制《绛州嘉禾楼记事》碑,南端连一过亭。嘉禾楼稍东原有一半圆亭,亭周植迎春,原为“春景”;与半圆亭相对为一六角门照壁,园东南低处为苍塘旧址(图四),塘已无水,中设两岛,一建茅享(已毁),原植菊,作“秋景”。园北墙有“望月台”,西北界有清建面宽3间的罐节楼(已毁),园中花木有柏、松、柳、竹、迎春、荷、菊等。1984年笔者请山西农业大学测量教研组用平板仪测绘(假定高程系统,比例1:500)现状地形图,留此原始资料(图五)。
二、原址创建年份考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及《绛州志》刚、《直隶绛州志》即均记载了园池的修筑时间。王冶秋的《拨开“涩”雾看园池》日文中对此已说得非常明确:
“原来这座园池是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一位内军将军梁轨开创的。那时他看到当地常常有早灾,井水又多卤咸,既不好吃,浇地也不长庄稼,于是他从现在新绛北面三十里‘鼓堆泉’那里引来泉水,开了十二条渠道原注:司马光曾有《鼓堆泉记》,说是开了三条渠,一条通过州城,二条散布田间,灌田万顷。薛仲懦是本地人,说是开了十二条渠,灌田五百顷,较为可信)。大部分用来灌溉田地,小部分流入当时刺史的‘牙城",从州衙的后面经过,流入街市和城郊,解决了人民吃水问题和田园的灌溉。这股水从高原流下来,形成瀑布。到了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的弟弟汉王谅造反,绛州薛雅和闻喜裴文安据此与隋将军周罗眠打仗,‘伐土筑台’,因之形成了大水池。"
由王冶秋文中考证得清楚,水的来源是梁轨在开皇十六年引自鼓堆泉。形成园池的水面和高低起伏的地貌,是因薛雅、裴文安与周罗眠的战争“伐土筑台”而形成。所以作者按上述的两条理由,可说明园池建于隋开皇十六年,但更准确地说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一文中的园池应在隋大业元年“伐土筑台"以后。更确切的说应在唐绛州州衙在"牙城”中安定后才会在衙后建园池,故可确定园池建于唐初。
三、园池地貌考
园池建于绛州州衙(即牙城)下一台阶,绛州的牙城在今新绛城内西北的高垣上。垣上有绛州三楼:鼓楼(建于元至正年)、乐楼(建于明洪武年)、钟楼(建于明弘治年)及绛州大堂(传建于唐,宋元重修,明洪武重缮)。
作者在上世纪70年代在园池中实测时,见园池后面有一段不太高的、由北而来、中央已断开的土崖,新绛中学陈培和县文管所皇甫步高两位先生指点该处即鼓堆泉引水渠遗址。至1984年园池东西新开大路西大街时,此土崖已无踪迹。现园池地形西为立壁,北、东、南为土崖,以东南为最高。
鼓堆泉的水至民国时每逢初一、十五放水入园,流水潺漏,游人涌至,至日寇侵华止,这段时间园池已成为公园。故当地称“新绛花园",亦称“莲花池”。园池北、东的风堤(黄土坡)至今尚存。
按清赵师尹注《绛守居园池记》中为“池纵二十丈,横四十八丈(作者认为“池”应作园池解)。按清代的度量衡折成公制:纵为71米,横为1704米。1984年按现状测得现存范围东西最长处185米,南北最宽处71米,与今园面积略等。由此可知现址与园池清至民国初的面积未大变。
四、园池能保留下来的依据
园池前的官衙可上推至隋。唐时已是州衙。园池是州衙的所属产业,故千余年能保留。但园中景物必然随历代的兴废而异,园林风格也有所变化。如元锲玉立的《居园池诗有序》中已说明:“乙酉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之秋,七月既望,余自河中谳狱还司,过绛,登守居园池。昔日亭墅,悉已湮没,独洄涟亭,花萼堂复构,以还旧观。"园池至民国时尚为县衙所有,但已将园池辟为公园。日寇侵华时驻军,故园池大半毁坏。建国后县政府与县中学互换地址,故园池现为新绛中学所有。千年园池能保留下来主要是政府的所在地;同时绛州是汾河边的水陆码头、交通要道,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常来园池,也是促使其保留的一个原因。虽园池的风格可随时代而变,但地址、地貌能保存至今是由于历代官吏、文人们的呵护。为此成为中国流传有绪,有文献资料和遗址可资考证的最古老的名园。
五、园池历代兴衰考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正平令梁轨引鼓堆泉开渠灌田,并引入州衙蓄为池沼,这是有园池之始。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弟汉王谅反,绛州薛雅、闻喜裴文安据此与隋将军周罗眠作战,“伐土筑台",因此形成了大水池。
据绛州刺史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推论:《园池记》中所述的“园”大约成于唐初绛州州衙建成后。
唐长庆三年(823年)樊宗师撰《绛守居园池记》。
宋咸平六年(1003年)通判孙冲撰正书《重刻绛守居园池记序》。
元大德三年(1299年)绛州都目王悦有立石,刊元人郭元履《绛州怀古》诗曰:
东雍州城步绿苔,更堪千里暮云开。西山凤舞天边去,北水龙飞掌上来。池沼盛隋余瓦砾,绮罗全晋变蒿莱。兴亡欲问无人语,满目秋风野鸟哀。注:后魏设东雍州,即绛州。元代园池破坏严重,到至治年间(1321~1323年)知州刘明安重修。
明正德年(1521年)知州李文洁、韩辙重修。清末知州李寿芝等增修。民国年辟为公园。
日寇侵华时园池驻日军。建国后园池为新绛中学所有。
六、园池发掘报告的结论
1992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园池的修
复,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共开了2×10米探沟8条,意欲了解园池历代沿革和唐代“子午梁”、“洄莲亭”、“虎豹门”、“大池”、“新亭”、“柏亭”等相关建筑的位置及残存的遗址。据《山西考古四十年》吸导的结论为:
1.现存园池表土层下叠压着大量明清时代的瓦砾、瓷片。
2.东南部、甬道西侧的探沟发现了大池的边缘,大池在宋代以前南北宽约50米左右,宋代则略有扩充。
3.西南部探沟在距地表约4米处发现柱础石一块,该础石为正方形,中间有10厘米的柱洞,叠压在包含有明清瓦砾的堆积之下,是明代以前的遗物,这附近无疑是唐、宋时期“虎豹门”的位置。
4.甬道东侧的探沟中发现有上下两层青砖铺面。上层用石灰勾缝,面积很小,并已伸入甬道之下,据砖的特征分析,当为明代以后的遗存。下层仅东西向铺砖一排,长约3米,西端还有南北向活摆的二层砖,长仅2米余,部分铺砖上有窗棂状装饰,据此推测,该层铺砖可能是宋代的遗迹。在下层铺砖的南、北两侧还分布有大面积的路土,东部即为深在5米以上的水浸土。这片路土及砖面与园池南面的“绛州大堂"成南北一线,因此可能就是唐、宋时期的“子午梁"。
5.甬道西侧的探沟内发现有一段南北向的砖墙,墙东侧底部还有铺砖,其层位在甬道东侧下层铺砖与路土之下,因此,它的时代当在唐代。该砖墙在大池之北,东部尚未全部清理,其用途、形制有待进一步发掘予以说明。
6.这次发掘出土的遗物多属于明代以后,下层少见有特征的器类,但是在属于大池范围的水浸土中曾见到少数莲花纹和兽面瓦当,据考证其年代约在唐代。因此,文献记载该园池初建于隋唐时期是可信的。
7.现在园池的东南部约与唐、宋时期的大池南部边缘相当,文献记载中大池之南的亭、台、轩舍以及水渠应在现在新绛县一中东西向排房的位置,园池的范围也比现在要大一些。
结论说明:园池确建于唐。“虎豹门”处探得有柱础石,并有“子午梁”上的路土、青砖铺面和属于大池范围的水浸土中的少数莲花纹和兽面瓦当。
据发掘报告结论,“园池的范围也比现在要大一些",这确实是一种可成立的推论。不仅园南,园北也如此,80年代北部存在的新绛中学仪器厂可能就是原“风堤”的一部分。如以嘉乐楼为园界,取一延长线,园池也应包括“仪器厂”部分。
根据此发掘报告,可更明确地说明:
1.园池确建于唐。
2.园池确是原址。
本文蒙新绛县文物局提供资料,山西农业大学测量教研组有关同志协助测绘,张世煌同志协助摄影,在此一并致谢。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18 西方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